寻求高效与安全并重的促排卵方案,一直都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追求。
在各种方案中,拮抗剂(GnRH-ant)方案因其疗程简化、促排卵时间短、促排卵用药少且无“点火(flare-up)”效应、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的优势,逐渐成为近年来辅助生殖促排卵的常用方案,应用比例从 2014 年的 6%上升到了 2021 年的 37%,也多被称为一种“相对完美”的促排卵方案。

之所以说是“相对完美”,是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拮抗剂灵活方案有可能使子宫内膜长时间暴露在高雌激素和高LH的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因此有降低妊娠率的可能。
小小科普:拮抗是什么意思?
拮抗是指一种物质被另一种物质所阻止抑制的现象。在促排方案中,用拮抗剂药物来防止提前排卵。
拮抗剂方案的用药流程
拮抗剂方案的用药流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促排卵
月经来潮第2-3天检测基础性激素、阴道B超查窦卵泡数,评估卵巢基础状态,如果符合促排的条件,主诊医生就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开始促排卵治疗,进入试管婴儿周期。
促排卵的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窦卵泡数、FSH值、AMH值、体重等来进行选择。
第二步:添加拮抗剂
促排期间以下2阶段需返院:
①促排卵4天后返院,监测卵泡生长及激素情况,根据卵泡发育个数、大小等适时调整用药剂量。
②在拮抗剂灵活方案中,促排卵6天后,医生会根据年龄或LH、卵泡个数及大小等适时添加拮抗剂;在拮抗剂固定方案中,则是固定促排的第6天添加拮抗剂,抑制LH峰值,防止卵泡早排,直至夜针日。
第三步:打夜针
待目标卵泡>17mm及以上,以及雌孕激素较为合适时予以HCG扳机,也就是夜针。夜针之后常常于36~36.5个小时取卵。常规情况下取卵3天后看胚胎情况,并根据促排中的内膜、孕酮等情况决定是否移植鲜胚。
可以看出,相对长方案,拮抗剂方案省去了降调节的步骤,具有整体用药时间短,用药数量少,促排效率高,方案灵活等优势。
从促排到取卵,仅需10-12天,如鲜胚移植顺利,从促排到妊娠仅需一个多月。
不过,拮抗剂方案要求在促青岛助孕药排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激素变化及卵泡生长情况,及时添加拮抗剂,并因拮抗剂的黄体功能影响,移植后需要加大黄体支持力度。
不同人群拮抗剂方案的使用与反应
虽然拮抗剂方案的适用范围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人群,在使用拮抗剂方案时,也还是有不同的表现。
1.卵巢正常反应人群
通常是年龄小于35岁,FSH一般在10以下,AMH值为1-4.0 之间,AFC为6-15个之间,既往无卵巢低反应或高反应的IVF周期取消史。
应用表现:对于卵巢正常反应患者,与GnRH-a长方案相比,优质胚胎数相似,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总体人群的活产率、持续妊娠率、流产率相当,但卵泡刺激天数缩短,Gn用量减少,OHSS发生率降低。
2.卵巢低反应人群
通常是年龄大于40岁,AMH值小于1.1,AFC小于7个,或者之前获卵数小于3个以下的人群。
应用表现:和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无需在早卵泡期进行降调,不影响垂体Gn分泌,更接近正常生理状态下卵泡的发育过程,这对卵巢低反应人群尤其适用。而且可减少Gn用量和缩短Gn用药时间,且临床妊青岛助孕药娠率相似,也推荐作为卵巢低反应人群常用的促排卵方案。
3.卵巢高反应人群
通常指在促排时卵泡发育数量>20个,雌二醇峰值>4000 pg/ml,和/或获卵数>15个的人群,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或体型偏瘦小,或AMH>3.6,或之前有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史等。
应用表现:拮抗剂方案对于卵巢高反应人群而言,治疗应更注重安全性,通过合适的方案、药物、扳机与移植策略降低风险,尽量避免OHSS的发生。

OHSS是继发于促排卵或超促排卵周期的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不使用hCG触发和全部胚胎冷冻避免妊娠是预防严重OHSS发生的重要办法。研究显示,在卵巢高反应人群,GnRH-ant方案较GnRH-a方案,中、重度OHSS发生率显著隆低。对于年龄<35岁和OHSS高风险的患者,避免GnRH-a促排卵方案,推荐使用GnRH-ant方案,减少尿促性素(hMG)、FSH用量,缩短用药时间,减少最后触发的hCG用量或用GaRH-a代替hCG诱发排卵并全部胚胎冷冻,将有效减少中、重度OHSS的发生。
拮抗剂方案的移植策略
鲜胚移植为拮抗剂方案常规首选胚胎移植策略。

如无内膜原因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首选鲜胚移植,同时加强黄体支持、在扳机的时候加用hCG、适当增加hCG剂量,也可以在黄体期加用雌激素,或者如无OHSS风险时加HCG来维持黄体,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的妊娠率。
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没有最好的最完美的促排卵方案,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案!
只有自身状态和配合合适促排卵方案,才能获得最好的成功率。所以不论使用哪种方案,都要关注自身的内环境,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